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的宣读教育,一直是浙江大学的一项重点工作。值美国科学促进会与中国科协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美科学道德诚信案例研讨会”在中国杭州召开之际,浙江大学于2012年9月22日,在玉泉校区邵逸夫科技馆隆重举行了浙江大学科学道德报告会,暨第六期“求是导师学校”。本期“求是导师学校”,特邀来自中美五所高校科研道德方面的专家聚焦学术诚信,推广全球科学界的学术道德,为博士生导师和研究生奉献了一场有关科学核心价值及道德责任方面的教育盛宴。本场报告会由杨卫校长主持,我校新增博士生导师及研究生新生代表二百余人参加。
真实与责任:学术道德与规范的真谛
什么是科学精神?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教授开门见山地指出,科学精神就是以求真为目的,以守真为原则,“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将学术的创新性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担当为和平与发展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是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恪守道德诚信防线,遏制学术不端之毒瘤的内在核心。龚克校长对在座的博士生导师和研究生提出三个统一的要求:学问与学位的统一、为人与为学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并呼吁“学术诚信,求真守真:从我做起,从今做起!”
不端行为:科学家的伦理道德问题
作为科研道德研究的专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研道德项目主任Michael Kalichman教授指出,科学家的伦理道德问题,正在引起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站在当代科技社会发展这一大背景下,针对国际科学活动中日益频繁出现的种种不端行为,他从中美两个个案出发,对“什么是科学家的不端行为”、“造成科学不端行为发生的原因”,以及“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应当如何去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角色与关系:美国的学术团体
来自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VUMC)医学与麻醉学系、生物医学伦理与社会中心临床与科研道德部主任、副教授Elizabeth Heitman认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科学已演变成一种社会实践,每位科研工作者都必须依赖他人,共享彼此的研究成果,学术研究团体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重要的社会伦理意义。个体在学术团体中扮演着一种复杂、微妙的角色,存在着合作与竞争、交流与挑战等一系列关系。RCR(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教育项目是对提高科研工作者伦理意识,正确处理学术诚信的良好举措。
导师:学术诚信的守护者
明尼苏达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Melissa S. Anderson则以一连串的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导师对研究生在遵守学术道德方面的引导是不足的。学术诚信是导师和学生共同的责任。研究生导师必须:从思想上、言语上对研究生进行引导和培养;建立健全师生共同参与的预防机制;对研究生的科研活动进行全程质量监督;及时发现、重视并纠正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营造严谨求实、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氛围。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加强学术道德规范
如何建立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长效机制?欧道明大学心理学教授Philip J. Langlais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在影响科学家研究性行为的多重因素中构建了以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以国家和社会环境为外界影响的多元结构关系,提出一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保障机制。
教学相长,尚德育人。浙江大学“求是导师学校”成立于2007年,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六期,一直以多元化的组织形式、权威性的专家团队、丰富的教学内容,全面关注导师的成长,已越来越成为提高导师素质、优化研究生教育的一个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