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在紫金港校区研究生院会议室举行。研究生院副院长叶恭银、研究生培养处副处长王晓莹、教学综合办公室主任刘多老师以及人文学院、医学院、管理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等十一个试点学院(系)的分管院长及研究生科科长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王晓莹副处长主持。
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意见研讨。王晓莹副处长首先谈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背景和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我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任务要求,切实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责任担当意识、实践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后,教学综合办公室刘多主任对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与内容进行解读。具体工作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自然辩证法概论》等经典思政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其次要做好专业课程同向协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再者要加强改进教师思政工作,为“课程思政”全面推广提供核心支撑;最后要调整课程教学评价体系,针对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任课教师的育德实效开展绩效评价。
接下来与会老师就“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落实专业课同向协同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在学院(系)内部进行试点,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挖掘思政内涵,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将科研成果、行业成就体现到研究生教材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科学和伦理素养,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与此同时,还需加强教学队伍培养管理、将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浙大精神等作为常规培训内容纳入培训体系。
会议第二阶段,研究生院副院长叶恭银教授作了题为《浅谈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书育人》的报告,分享了自己在从教过程中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实现“课程思政”的成功经验。他强调任课教师要发挥好激发、引导;带头、表率;关爱、温暖的“三个作用”,培养学生的未来意识、责任感、民族意识和科学精神,“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本轮“课程思政”建设试点周期为三年,试点结束后进行经验总结,并在全校推广。